晚泊孤舟古祠下,满川风雨看潮生。译文及注释
译文
春天的阴云垂落在旷野,田野里到处绿草青青。偶尔看见幽香的花开放,那一株树因此明亮美丽。
黄昏的时候,我乘一叶孤舟停靠在古旧的祠堂下,在满河的烟雨中凝望那渐生渐满的潮水。
注释
淮:淮河。犊头:淮河边的一个地名。犊头镇,在今江苏淮阴县境内。
春阴:春天的阴云。垂野,春天的阴云笼罩原野。
幽花:幽静偏暗之处的花。
古祠:古旧的祠堂。
满川:满河。
创作背景
宋仁宗庆历四年(1044年)秋冬之际,诗人被政敌所构陷,削职为民,逐出京都。他由水路南行,于次年四月抵达苏州。这首诗是其旅途中泊舟淮上的犊头镇时所作。
参考资料:
1、刘永生.宋诗选:天津古籍出版社,1997:52-53
鉴赏
这首小诗题为“晚泊犊头”,内容却从日间行船写起,后两句才是停滞不前船过夜的情景。
诗人叙述中所见的景象说:春云布满天空,灰蒙蒙地笼罩着淮河两岸的原野,原野上草色青青,与空中阴云上下相映。这样阴暗的天气、单调的景色,是会叫远行的旅人感到乏味。幸而,岸边不时有一树野花闪现出来,红的,黄的,白的,在眼前豁然一亮,那鲜明的影像便印在你的心田。
阴云,青草,照眼的野花,自然都是白天的景色,但说是船行所见,何以见得呢?这就是“时有幽花一树明”那个“时”字的作用了。时有,就是时时有,不时地有。野花不是飞鸟,不是走兽,怎么能够一会儿一树,一会儿又一树,不时地来到眼前供人欣赏呢?这不就是所谓“移步换形”的现象,表明诗人在乘船看花吗?
天阴得沉,黑得快,又起了风,眼看就会下雨,要赶到前方的码头是不可能的了,诗人决定将船靠岸,在一座古庙下抛锚过夜。果然不出所料,这一夜风大雨也大,呼呼的风挟着潇潇的雨,飘洒在河面上,有声有势;河里的水眼见在船底迅猛上上涨,上游的春潮正龙吟虎啸,奔涌而来。诗人呢?诗人早已系舟登岸,稳坐在古庙之中了。这样安安闲闲,静观外面风雨春潮的水上夜景,岂不是很快意的吗?
欣赏这首绝句,需要注意抒情主人公和景物之间动静关系的变化。日间船行水上,人在动态之中,岸边的野草幽花是静止的;夜里船泊牧犊头,人是静止的了,风雨潮水却是动荡不息的。这种动中观静,静中观动的艺术构思,使诗人与外界景物始终保持相当的距离,从而显示了一种悠闲、从容、超然物外的心境和风度。
苏舜钦简介
宋代·苏舜钦的简介
苏舜钦(1008—1048)北宋诗人,字子美,开封(今属河南)人,曾祖父由梓州铜山(今四川中江)迁至开封(今属河南)。曾任县令、大理评事、集贤殿校理,监进奏院等职。因支持范仲淹的庆历革新,为守旧派所恨,御史中丞王拱辰让其属官劾奏苏舜钦,劾其在进奏院祭神时,用卖废纸之钱宴请宾客。罢职闲居苏州。后来复起为湖州长史,但不久就病故了。他与梅尧臣齐名,人称“梅苏”。有《苏学士文集》诗文集有《苏舜钦集》16卷,《四部丛刊》影清康熙刊本。1981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《苏舜钦集》。
...〔 ► =$docheckrep[2]?ReplaceWriter($ecms_gr[writer]):$ecms_gr[writer]?>的诗(8篇)〕猜你喜欢
- 不积小流,无以成江海。
- 去来江口守空船,绕船月明江水寒。
- 相呼相应湘江阔,苦竹丛深日向西。
-
时光只解催人老,不信多情,长恨离亭,泪滴春衫酒易醒。
出自 宋代 晏殊: 《采桑子·时光只解催人老》
-
一生大笑能几回,斗酒相逢须醉倒。
出自 唐代 岑参: 《凉州馆中与诸判官夜集》
- 世间无限丹青手,一片伤心画不成。
-
多情却被无情恼,今夜还如昨夜长。
出自 金朝 元好问: 《鹧鸪天·候馆灯昏雨送凉》
- 月落乌啼霜满天,江枫渔火对愁眠。
-
悲莫悲生离别,乐莫乐新相识,儿女古今情。
出自 宋代 辛弃疾: 《水调歌头·壬子三山被召陈端仁给事饮饯席上作》
-
何处望神州?满眼风光北固楼。
出自 宋代 辛弃疾: 《南乡子·登京口北固亭有怀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