详细解释
基本词义
◎ 梮
〈名〉
(1) 有锥的屐,山行时安在鞋上防滑。一说为登山的轿 [apiked clogs]
泥行乘毳,山行则梮。——《汉书》
(2) 同“挶”。抬土的工具 [carrying pole]
收而场功,偫而畚梮。——《国语》
康熙字典
梮【辰集中】【木部】 康熙筆画:11画,部外筆画:7画
《唐韻》居玉切《集韻》拘玉切,音拲。輿食器。
又《正韻》居六切,音掬。《前漢·溝洫志》禹治水,山行則梮。《如淳曰》梮謂以鐵爲椎頭,長半寸,施之履下以上山,不蹉跌。
又《集韻》衢六切,音局。《博雅》曲道,栻,梮也。
说文解字
说文解字
㮂【卷六】【木部】
舉食者。从木具聲。俱燭切
说文解字注
(㮂)所㠯舉食者。所㠯二字今補。按㮂梮二字同。㮂、四圍有周。無足。置食物其中。人舁以進。別於案者、案一人扛之。㮂二人對舉之也。漢書溝洫志。山行則梮。韋昭曰。梮、木器。如今轝牀。人轝以行也。左傳襄九年。陳畚梮。杜曰。梮、土轝也。梮同㮂。人轝、土轝與食轝形製則一。史記梮作檋。許則云山行乗欙。而盛土之梮孟子、毛傳皆謂之虆。虆卽欙字。梮卽㮂字。應劭注漢書曰。梮、或作欙。爲人所牽引也。此葢物重則舁之而又輓之。故曰欙。孔沖遠左傳正義作從手之挶。乃誤字也。從木。聲。俱燭切。古音在四部。